[摘要]培养造就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诉求。我们对教育家型校长并没有一个准确定义或评判标准,只能从这一称谓所蕴含的精神品质、社会贡献及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他们的特征性轮廓。精神层面不仅包含较高的道德追求,还有面对改革困境时表现出的勇气和担当。社会贡献主要是办好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领导、治理体系方面做出贡献。影响力的关键是形成系统化、个性化的思想体系,发挥引领作用。
王彬武,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教育人才不断涌现,成为一项迫切的时代任务。用教育家精神塑造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就体现了整个社会对高质量教育人才的呼唤。
教育家型校长没有明晰的标准,也不适合制定过于确定的标准,但实践中涌现出的教育家型校长会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2023年,陕西省启动了“名师名家培育行动”,并遴选了首批省级骨干校长培养对象,作为未来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对象。通过对校长办学治校情况的调研和对一些资料的研究,梳理出教育家型校长的基本特征,并作为培养他们的参考。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上,那就是高尚人格、卓越贡献、广泛影响。
一、高尚人格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必备品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的使命几乎等同于道德的使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礼记·学记》这部教育经典中,教育的地位等同于道德教化,与国家治理和匡正民风同等重要。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教育者天然应该具备的品格。今天,整个社会虽然不会用纯粹的道德教条去要求教育者,但对校长和教师仍提出更高的道德期许。教育家型校长作为教育者的优秀代表,要成为时代“大先生”,则须把高尚人格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言行之间透出诚恳、亲和、坚定的感召力
这种感召力能让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教育家型校长以善意、包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团队和同伴,通过自己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看到自己发展的未来前景;他充满理性精神,对学生表现出诲人不倦的耐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面对成长困境时的勇气,激励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学习与成长;他在自我修养方面坚守正直、公正等理想人格,让一所学校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凝聚力。
(二)有拥抱教育变革的勇气和定力
今天的学校教育面临种种挑战,保守传统还是锐意创新,直接考验着教育家型校长。始于工业文明的现代教育体系,整齐划一的工厂式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统一化的评价方式、功利化实用性的教育价值,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不相协调;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等观念与教育的适切性观念相抵牾;以书本知识学习、教师的教为中心,机械训练等教学形式在信息化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教育改革的理想性要求与社会及家长高期望值和现实选择时常冲突。
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总是荆棘密布,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和矛盾,需要校长对教书育人的事业充满热忱与执着,还要有变革教育的勇气和深厚情怀,才能保持理性的进取精神,选择平衡、调和各种教育矛盾与冲突的合理路径,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育人体系的变革。教育家型校长深知改革需要打破既有的现状,也是利益的调整,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改革中暂时出现的困难和不被理解的情况,教育家型校长能够保持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信心,敢于接受质疑、嘲讽,直至取得理解和认同。
(三)有对教育理想的虔诚
教育家型校长能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从来都是在困境中前行,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教育就是在现实的矛盾中追求理想,用一种虔诚的态度不放弃对完美教育的追求,保持一种“虽不能及,心向往之”的坚定。教育家型校长在教育的事业中表现出忘我的精神,在学校发展和教育变革中表现出甘为人梯、我将无我、舍我其谁的境界,把教育作为一项终生追求的事业,全身心投入。
这也就要求教育家型校长懂得反思。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繁多,每一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对教育理论照搬照抄从来都不会成功。教育家型校长懂得把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条件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反思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变革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形成具体的有理性的办学治校方案,这也是教育家型校长的独特之处。
教育家型校长不是超然物外,不是一意孤行,而是拥有扎根于现实土壤的深沉情愫和教育智慧,尊重规律,尊重事实,在坚定执着中焕发出人格魅力。
二、卓越贡献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先决条件
从称谓看,教育家型校长的第一身份是校长,是和具体的某一所学校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工作者;冠以“教育家型”的称号一定是他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质量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实践家。
(一)从行政领导走向文化领导,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卓越贡献
校长是上级任命的,有行政管理的职责,但是行政任命只是获得一个校长身份,作为一个专门的育人组织,仅有行政身份不足以体现校长的专业化。学校是教育机构,也有文化机构的属性,甚至某些历史条件下文化属性更突出。优秀的校长既是一个教育管理者,也是一个文化引领者。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有强烈的文化和文明引领者的使命,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所建树,通过文化建设让学校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和良好品质。
文化建设既是对学校历史积淀的传承,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擘画,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精神文化把学校历史、社会期望、师生愿景与个人的办学理想有机结合,凝练出表现力强、得到广泛接受、承载育人理想的具体形态,如校训、校歌、校风对办学理念的诠释以及学校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这些方面体现学校独特的价值追求和行动遵循,能让师生、家长和社会非常直观地感受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校长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的外显,不是“两张皮”,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把精神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变成师生可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实践路径。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显现,学校是历史厚重,是现代超前,还是民族特色鲜明,都可在物质文化中显现,诸如在学校的建筑设计、陈设特点、装饰风格上,甚至在绿化美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师生的行为,仅有外在的形式一定是空中楼阁,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教学、管理、课程、活动等是否真正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让个性鲜明的学生感受到这种文化;若倡导团队精神,是否有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审、评优树模方面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关爱和支持。
文化建设是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积极向上、品味高雅的学校文化会成为育人的资源和学生成长的力量源泉;和谐融洽、公正有序的学校文化会让教师产生归属感和内驱力;赏心悦目、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会成为一个地方的文明高地。校长对一所学校文化领导的价值远远大于行政领导的价值。
(二)从业务领导走向课程领导,在学校课程建设上有卓越贡献
学校是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组织机构,优秀校长一定是从专业能力强的教师中成长起来的,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并在治理学校中实现专业引领。作为校长,优异的专业优势能够奠定学术和专业方面的权威,得到教师的认可,同时也能通过专业优势,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专业形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最为核心的领域,强大的课程领导力是优秀校长的显著标志。
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是能够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整合,形成独特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教育家型校长能够带领教师根据学校的校情、教情和学情,结合对国家意志、育人目标和办学理想的深刻领会,把文本的、静态的、固化的课程体系变成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师生共享的教学资源、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教育家型校长的卓越贡献表现在通过课程建设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系统性变革,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三)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在学校制度建设上有卓越贡献
“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制度观念:管理更加强调权力支配和效率优先,治理强调的是民主参与和共同愿景。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个观点作为一种现象的判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从现代学校治理的角度看,一所好学校究竟是好校长领导更重要,还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体系更重要,需要辩证地看待。
从长远的角度看,依法治教才是学校的根本保障,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各项制度,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校长的决策和管理也应该在制度约束下进行。校长的角色是多重的,既是上级部门的代理人,行使管理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利益的代言者,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和上级支持。教育家型校长的卓越贡献是把校内、校外一切有利的因素变成学校发展的资源,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服务。
教育家型校长一定是成长在某个历史时期,他会根据一个时代的教育命题对学校发展的历史任务有一个敏锐判断,无论是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还是提高教育质量,都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实现学校发展与校长的成长。任何一位校长的任期都是有限的,即使有些校长因为个人能力优异而有一个相对较长的任期,对于学校漫长的发展历史来讲,也只是其中一个阶段。校长的专业优势和他的教育理想追求最终也在学校的发展进步中留下印记。无论校长更换几任,一定会沉淀出这些校长的思想和经验,发展为学校某一方面的特色,并延续在学校的文化和制度中,保持学校长期发展的生命力。
三、广泛影响是教育家型校长的显著特征
教育家型校长的广泛影响不是刻意追求来的,应该是办学实绩的副产品。校长有业绩、有思想、有传播,自然会产生广泛影响。
(一)校长的影响力有赖于独到的教育思想
我们不乏办学经验很丰富的校长,他们在办学治校中积累经验、作出成绩、作出贡献,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认识,但是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提升和凝练,没有进行一定的理论阐释,没有与自己倡导的教育生活和教育活动统一,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些经验、见解就失去了传播和传承的价值,也称不上教育思想。
不同于其他专业技术,校长的专业化不仅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还是随着办学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够通过与实践的结合,把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变成独立见解和教育行为的遵循,还变成影响教师、家长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具体表达。如果说办学治校的实绩影响的是一所学校或一个地方,那么教育家型校长真正产生广泛影响则源于他的教育思想。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是对教育发展可能性的一种价值追求,是对教育过程中面对的种种问题形成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这种智慧来源于校长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学识,对世界教育变革趋势的深刻洞悉,对一个时代社会的教育需求和期待的敏锐捕捉,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保持的高度敏感。校长依据教育规律对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尝试性的探索,能够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创新,最终凝练出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又具有个人独到思考的观念体系和思想体系。
(二)校长的影响力有赖于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的深度结合
思想是观念的体系。教育思想是没有穷尽的,几千年来,人类对教育的本质、意义和作用有无数的理性认知和理论探讨,但贯穿始终的无非是“教什么”“怎么教”等永恒的问题。每一代人都会根据教育的时代命题进行不懈的思考和实践,产生新的教育认知和教育经验。
教育思想要与办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锤炼,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下,工业文明下形成的现代学校体系和观念过于强调知识掌握积累,评价方式简单地以分数为依据,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方式机械重复,教育目的功利化,教育教学脱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导致现有的知识观、学习观、人才观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寻求出路,就要形成新的认知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在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中进行使命转换。在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资源建设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教师职业发展,从而系统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同时,再有价值的思想也需要好的表达,有好的表达才有好的传播,才能让教育思想在传播中增值。学会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是对教育家型校长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的文化传播环境下,思想表达的形式是多样的,表达方式要追求有效性,要从各种真假难辨的观点中脱颖而出,从而引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家型校长要重视著书立说、撰文发表等传统的表达方式,还要把每一次仪式典礼、论坛研讨、分享点评作为表达教育思想的重要机会。教育家型校长表达的教育思想的内容,基于教育理论,厚植于实践,体现创新思维,蕴含智慧洞察,便于公众接受;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自觉形成稳定的、系统性的教育主张和价值追求,产生代表性、标志性的思想实践成果,最终为教育界和社会所认可,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
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教育家型校长的涌现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推动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也要鼓励一批批优秀校长把教育作为终身的志业,孜孜以求,不断超越,满怀深情地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